开 栏 语
会展业是具有先导性的现代服务产业,与生产力紧密关联,更是契合了新质生产力中所蕴含的 “新服务”及“生产性服务”特性。对此,流通分会特别推出「展会观察」专栏,通过发掘行业节庆会展活动中的创新点、先导性,多维呈现行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加快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
9月3日,2025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璀璨绽放,27岁的中国国际时装周进入“盛”年,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60个品牌和400多位设计师,汇聚全球时尚产业,全面“盛”开。
本次时装周不仅汇聚了国内外知名品牌,还带来了丰富的东方美学展示。米休缇的开幕大秀将宋、汉文化融入时装设计,向观众讲述中国美学故事;百年品牌红都的“宋雅集裳”大秀通过时尚与艺术展览的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此外,时装周还展示了多种创新设计与市场合作的可能性。3D MAPPING光影秀、全息纱幕数字发布秀等活动,让观众在虚实交错中体验时尚的未来感,这些数字化手段不仅提升了品牌的时尚表达,也开拓了互动展示的新模式。而时装周的配套商贸展会DHUB设计汇,则为品牌提供了与买手、经销商和国际时尚从业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提升品牌曝光度。
近年来,我国服装成长型品牌迅速崛起,持续延伸品牌内涵,扩展消费场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成为流通领域品牌成长重要的引领者、见证者。然而部分品牌在设计创新、品牌建设以及市场推广上仍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唯一的国家级时装周,中国时尚产业的推动者,中国国际时装周不仅是顶级品牌和设计师的舞台,也是服装成长型品牌展示、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时装周期间,连续多场大秀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通过设计语言彰显品牌个性,这种文化自信和创新思维为成长型品牌如何定位自身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数字时代,数实融合的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的市场辨识度,还能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在时装周上,这不仅是展示产品的机会,更是学习如何利用新技术与消费者沟通的实践场。在时装周的舞台上,时尚不仅是设计和展示,更是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大量趋势发布秀展示了最新的面料创新和设计潮流,有助于品牌在设计中突破常规,创造出符合市场趋势的独特产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会长徐建华曾提到商户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是要构建“六力 ”模型:提高产品力、服务力、渠道力、科技力、文化力以及人才力,这些均是未来消费市场尤为注重的,如何通过时装周提升这些软实力,将是成长型品牌实现突围的重要途径。或许,参与其中,审视自己是迈向提升的第一步。